“是,丞相!” 郭嘉领命,转身离去。
江东和曹操之间的局势暂时得到了缓和,但双方都知道,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一场更大的战争正在悄然酝酿之中,天下的命运即将迎来新的转折。
在与曹操边境冲突暂时缓和后,孙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江东的内部发展和建设中。他深知,只有江东内部稳固,经济繁荣,军事强大,才能在未来的天下纷争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在经济方面,孙坚采纳了张昭的建议,大力发展农业生产。他下令在江东各地修建水利工程,疏通河道,灌溉农田,提高粮食产量。同时,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,对于开垦荒地的百姓,不仅免除赋税,还给予一定的奖励。
为了促进商业发展,孙坚还下令减免商业税收,鼓励商人在江东各地经商。他派人修缮道路,改善交通条件,方便货物运输。在孙坚的大力扶持下,江东的商业日益繁荣,各地的集市热闹非凡,货物琳琅满目,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来经商。
在军事方面,除了继续加强水师训练外,孙坚还注重陆军的建设。他任命孙策为陆军统帅,负责招募和训练兵士。孙策凭借自己的威望和能力,很快招募到了大量的兵士,并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。他还对军队的编制和装备进行了改革,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。
为了加强内部团结,孙坚还注重安抚百姓,改善民生。他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,对于生活困难的百姓,给予救济。他还派人修缮房屋,发放粮食,帮助百姓重建家园。在孙坚的努力下,江东的百姓安居乐业,对孙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,江东的内部也越来越稳固。
在人才方面,孙坚广纳贤才,不分出身贵贱,只要有才能,都能得到重用。他派人在江东各地张贴招募贤才的告示,吸引了大量的有识之士前来投奔。其中,有一位名叫周瑜的年轻人,才华横溢,精通兵法和谋略,深受孙坚的赏识。孙坚任命周瑜为水师副统帅,协助孙策训练水师。周瑜果然不负众望,很快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,为江东水师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在江东日益发展壮大的同时,孙坚也没有忘记关注天下局势的变化。他派人密切监视曹操、刘表和刘备的动向,及时掌握他们的最新情况。他知道,曹操虽然暂时与江东缓和了关系,但绝不会放弃攻打江东的野心;刘表和刘备在荆州的矛盾日益激化,迟早会爆发冲突。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,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。
建安三年暮春,庐江郡的濡须口已是一派繁忙景象。江面上,数十艘新造的楼船正随着鼓声缓缓列阵,船舷两侧的兵士手持长戟,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的靶船。周瑜身披银甲,立于主舰的了望台上,手中握着一卷水师阵法图,时不时低头在图上标注着什么。
“周将军,风向转北了,是否调整船队阵型?” 副将陈武快步登上了望台,拱手问道。他看着江面上那些年轻的兵士,眼中满是敬佩 —— 这些人大多是三个月前刚招募的渔民子弟,如今却已能熟练操控战船,甚至在模拟对战中展现出不俗的默契。
周瑜抬头望了望天空,只见云层随着北风缓缓移动,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也改变了方向。他指着阵法图上的 “雁行阵” 标记,沉声道:“传令下去,左翼船队后撤三十步,右翼船队加速向前,将靶船包围起来。记住,今日训练的重点是‘围而不攻’,要让兵士们熟悉楼船的协同作战,而非一味冲锋。”
陈武领命而去,很快,江面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号角声。左翼的楼船缓缓调转船头,船桨整齐地划入水中,激起阵阵水花;右翼的战船则加快了速度,船帆被北风鼓得满满的,如同一群展翅的雄鹰,朝着靶船包抄过去。周瑜站在了望台上,仔细观察着每一艘战船的动向,每当发现有兵士动作迟缓,便立刻让亲兵记下姓名,以便战后训话。